时间:2021-8-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哪个手足癣医院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40.html

[sìchuān]

四川(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6°0′-4°19′,东经97°1′-°1′之间,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1-]

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总体气候宜人,拥有众多长寿之乡,如都江堰市、彭山县、长宁县等90岁以上人口均超过千人。[-7]

截至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8-11]

年,四川省常住人口达到万人,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亿元。[1-1]

中文名称四川外文名称Sichuan

别名川、蜀、天府之国

行政区类别省所属地区中国西南地区

下辖地区18个地级市、个自治州

政府驻地成都市督院街0号

电话区号08,X,08X,08X

邮政区码61XXXX,6XXXX,6XXXX,64XXXX

地理位置西南内陆地区

面积48.6万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年)

方言西南官话、彝语、羌语、藏语、客家语[6]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著名景点九寨、黄龙、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阆中古城等

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绵阳南郊机场等

火车站成都站、成都东站、自贡站、绵阳站、内江北站、达州站、乐山站等

车牌代码川A—川ZGDP.1亿元(年)

人均GDP元(年)

历史沿革四川名字由来

北宋咸平四年(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7]

四川建制沿革

四川在距今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文明,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宝墩文化、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10]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

夏时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越嶲郡会无(今四川会理县)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由古蜀族为中心的蜀国;因此,四川地区古称“蜀”。

大约在夏商时期,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沿岷江而下迁徙至成都平原。

“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西周初期(前年),古蜀国杜宇王朝建立,定都于鱼凫(今成都温江区),后迁至郫邑(今成都郫都区),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

春秋早期(前年),杜宇氏禅位于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成都华阳),开明九世杜尚执政时(前67年)迁都至成都。

战国时期(前16年),秦国兼并蜀国、巴国,于今川西设立蜀郡(治成都)、川东设立巴郡(治江州,即今重庆江北区)。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西汉元封五年(前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州刺史部,置益州刺史部,益州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整个四川盆地和汉中地区,形成了四川的雏形。汉代,四川始有“天府之国”美誉。

新莽地皇五年(4年),公孙述占据益州并在成都称帝,取起于成都之意,国号“成家”。

东汉建武十二年(6年),益州重归汉廷管辖。黄巾起义后,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割据四川,后为刘备所灭。

东汉延康元年(0年),曹丕篡汉。次年(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但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兵败夷陵后元气大伤,之后又经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

魏景元四年(6年),蜀汉败亡,旋分蜀汉故地为益、梁二州,各领八郡。

西晋后期,李特率流民攻入益、梁二州。永兴三年(06年),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咸康四年(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永和三年(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

南北朝时,先后属刘宋、南齐、南梁、西魏和北周统治。

开皇元年(年)归隋朝统治。隋文帝时期,四川西部高原和临近云南的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拓。

武德元年(年)唐朝建立后,四川地区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西道,县的建置将近00个。在川西高原,设立了很多羁縻州、县,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则属南诏割据政权。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入蜀避难,临幸青羊宫,升格蜀郡为成都府。之后又有两位唐朝皇帝入蜀避难,即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德宗逃亡山南西道梁州,当时属蜀),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1年。

乾德三年(年)归宋朝统治。北宋咸平四年(年),今四川地区分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广元)、夔州(今重庆奉节)四路,合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由此得名。

南宋后期,宋蒙双方围绕四川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17年-年)的争夺,由于四川军民的顽强抵抗以致人口锐减、经济凋敝。[11][14-15]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年)合并川峡四路,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问世,是为“四川”建省之始,行省衙门驻成都府路。四川行省辖境包括今四川中东部、重庆大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同时对州县大加减并,基本形成了如今县的分布格局。当时,川西高原北部和汉中盆地改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属“云南等处行中书省”。

明代,洪武四年(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四川是全国1个承宣布政使司之一,辖区除今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市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辖境已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布政使司衙门驻成都府。并在川西高原地区设立卫所,进行军屯。

明末,张献忠建立过“大西”政权,辖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明末清初,四川历经连年战乱,人口急剧减少、满目疮痍。[16]《四川通志》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17]

清初,分全国内地为18行省,四川省为其一,并对川、滇、黔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遵义改属贵州,东川改属云南,基本确定了今四川的南部省界。并通过湖广填四川运动恢复了生产力。清中叶,在府、州、厅、县之上,增设五道,即:成绵龙茂道、建昌上南道、川南永宁道、川北道、川东道,以道辖该地区的府、州、厅、县。在川西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从清初至清末,实行“改土归流”。

宣统三年(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揭开辛亥革命序幕,随后于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宣布脱离清朝统治。

民国元年(年),四川军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撤销道一级建置,改为省直辖府、州、厅、县,省会设在成都府。民国二年(年)袁世凯实行“军民分治”,废府、州、厅建置,复置道,将县直隶于道。将四川省分置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道,后改盆地5道名为西川、建昌、永宁、嘉陵、东川。

民国三年(4年),裁去边东、边西两道,划康定县以西0个县为川边特别区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受四川省节制。

民国七年(8年),由于军阀混战,四川实行防区制[18]。

民国十七年(年)9月,成都市政公所改建为成都市政府,为四川省会。[19]同年,废除道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长征进入四川。(红四方面军于19年1月至年4月,在今四川省通江县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多平方公里,人口达万,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民国二十四年(年)月,以刘湘为省主席的新四川省政府成立,[0-1]撤消防区制,川政统一。[18][]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月初,蒋介石乘机赴四川考察,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踏上四川土地。蒋介石大力整顿四川的军事、财政和交通设施,有效加强了国民政府在四川的影响。[-4]

民国二十六年(年)9月,川军将士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召开出川抗战誓师大会。[5]抗战时期约有50万四川人出川抗战,保家卫国,留下了“川人从未负国”的佳话。[6-7]

民国二十八年(年),迁都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由二级乙等四川省辖市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析出四川省。[8]

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0年1月,撤销四川省,并将今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区和西康省。4个行署区和西康省共辖1个专区、6个市、个县。

年9月,又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4年9月,重庆市再次并入四川省建制。[9]

4年,四川省通江县碑坝区划入陕西省。

5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

7年,四川省旺苍县三道乡划入陕西省。

7年,原四川省计划单列市[0]重庆市与地级市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从四川省整体划出组建重庆直辖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区域。[1-]

年10月,国务院批复四川天府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4-5]

年4月,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6-7]

年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8]

行政区划

截至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地级市,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

四川省下辖行政区名单   行政区名称车牌注册代码县级行政区数量下辖县级行政区名称面积(k㎡)

共1个(18市、州)

川A~川Z共18个(54市辖区、17县级市、县、4自治县)[]共48.6万

成都市

川A、川G

0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简阳市1.4万

绵阳市

川B

9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梓潼县、三台县、盐亭县、平武县、江油市、北川羌族自治县.0万

自贡市

川C

6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0.44万攀枝花市川D5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0.74万

泸州市

川E

7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1.万

德阳市

川F

6旌阳区、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0.59万

广元市

川H

7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1.6万

遂宁市

川J

5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0.5万

内江市

川K

5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市0.54万

乐山市

川L

11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1.8万

资阳市

川M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0.58万宜宾市川Q10叙州区、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1.万

南充市

川R9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阆中市1.5万

达州市

川S

7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1.66万

雅安市

川T

8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1.5万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川U

1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8.4万甘孜藏族自治州川V18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15.万

凉山彝族自治州

川W17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昭觉县、金阳县、雷波县、美姑县、甘洛县、越西县、喜德县、冕宁县、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6.01万

广安市

川X6

广安区、前锋区、邻水县、武胜县、岳池县,华蓥市

0.6万巴中市川Y5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1.万眉山市川Z6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丹棱县、青神县、洪雅县0.7万地理环境四川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1~°和北纬6°0~4°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东西长公里,南北宽9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9]

四川地形地貌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10.%、8.%、7.%。土壤类型丰富,共有5个土类、6个亚类、17个土属、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8%和.60%。[40]

川西高原

川西高原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分界线是雅安的邛崃山脉,山脉以西便是川西高原。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平原和高山峡谷区。川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其中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贡嘎山是四川省地理最高点,海拔米。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长江上游,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是川渝的主体区域,人口稠密,城镇密布。

四川盆地的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行政面积的%。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四川盆地底部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异,自西向东又可分为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

四川水文

四川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黄河一小段流经四川西北部,为四川和青海两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长江上游金沙江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云南的边界,在攀枝花流经四川南部,在宜宾流经四川东南部,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四川气候特征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41]

四川盆地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即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该区全年温暖湿润

年均温16~18℃,日温≥10℃的持续期40~80天,积温达到~6℃,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0~40天。盆地云量多,晴天少,01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1~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毫米。

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01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0℃,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01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毫米,90%集中在5~10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小时。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

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4~1℃,年降水量~毫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小时。

自然资源四川矿产资源

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均有分布。已发现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1种,占全国总数的70%;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占全国总数的60%,分布在全省大部分地区。

四川有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天然气、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钒、钛具有世界意义,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

一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资源种类齐全,但多数矿种储量不足,除钒钛磁铁矿、岩盐、芒硝、铅锌、硫、铁矿、石棉、云母、金、磷、水泥灰岩等储量可满足开发需要外,多数矿产资源都存在资源数量不足、质量差、探明矿山不足的问题。

二是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矿物原料基地。如川西南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优势,是中国的冶金基地之一;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蕴藏量大,是中国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锂、铍、金、银)和能源矿产(铀、泥炭)资源丰富,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

三是共、伴生矿产多,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如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综合利用共生矿之一。

四是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贫矿多、富矿少。除铅、锌、镉、银、岩盐、钙芒硝等品位稍高外,其他矿产多为中、贫矿。[4]

四川生物资源

四川省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绿尾虹雉、苏门羚、黑鹳、云豹、雪豹等。

四川省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熊猫、猕猴、黑熊、大天鹅、水鹿、红腹角雉等。

人口民族四川人口

年,四川常住人口达到万人,户籍人口.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8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比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5万人,比年增加.9万人,乡村人口.5万人,比年减少.9万人。[1]

四川民族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6个民族。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土家族、傈僳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民族。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

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

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民系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较好保留了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约有70万人会讲客家话。[6]

洛带古镇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入的粤、赣、闽客家人后裔,他们仍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着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44]

经济四川综述

年,四川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二,西部第一,人均生产总值元。[45]成都经济总量过万亿元(位居全国省会第二,仅次于广州),进入“千亿俱乐部”的市州15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个。其综合实力高居西部地区首位。四川拥有各类产业园区00多个,16家世界强企业落户四川,其中境外强企业7家,在川直接投资总额过百亿美元。[46-47]

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41.4%和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6:8.7:49.7调整为10.9:7.7:51.4。[1][48]

四川第一产业

四川农业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形成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万亩左右,经济作物00~万亩,其它作物00~万亩。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玉米、红苕、马铃薯、大豆等种植优势明显,尤以水稻最为突出,常年种植面积万亩左右,占粮食面积的0%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均在万亩左右,红苕、马铃薯种植面积均在1万亩以上;大豆万亩以上。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水果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49]

年,四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4万公顷,增长14.%;蔬菜播种面积16.4万公顷,增长.0%。

年,四川粮食产量49.7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下降0.7%;大春粮食产量增长0.%。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6.6万吨,增长1.%;烟叶产量16.万吨,下降10.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4.8万吨,增长4.0%;茶叶产量0.万吨,增长8.8%;园林水果产量97.0万吨,增长6.1%;中草药材产量44.8万吨,增长1.5%。[48]

四川第二产业

工业

年,四川工业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建筑业

年,四川建筑业增加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个,实现利润总额67.8亿元,增长16.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万平方米,增长6.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增长6.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万平方米,增长6.4%。[48]

四川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年4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四川自贸区整体分为成都、泸州两个部分,涵盖三个片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总面积.99平方公里。四川自贸区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5]

四川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生产、生活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50]

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亿元,增长1.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亿元,增长10.8%;餐饮收入.4亿元,增长1.5%。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亿元,增长1.5%。[48]

对外经济

年,四川实际利用外资.亿元,比上年增长8.7%。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家,累计批准(备案)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落户四川的境外世界强企业44家。年末驻川外国领事机构17家。[48][50]

金融业

四川是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省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证券、期货、基金机构家,保险机构8家。已入驻四川的外资银行1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5家。有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四川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在四川建立客服中心、营运中心等各类后台服务中心0余个,独立第三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50余家。[50]

年,四川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亿元,增长10.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亿元,增长1.7%。其中,住户贷款余额.0亿元,增长15.8%。保险公司94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40家、寿险公司45家、养老险公司5家和健康险公司4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70家,外资公司4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4.4亿元,增长1.6%;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亿元,增长0.7%。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6.7亿元,增长8.5%。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0.亿元,增长18.%;人身险赔付支出.5亿元,增长0.5%。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家、证券公司分公司54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4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家、证券公司营业部48家、期货公司营业部49家。辖区投资者证券账户数7.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4%,全年实现证券交易额.5亿元,下降1.5%。[48]

四川教育

截至年末,四川共有小学所,招生95.万人,在校生.5万人。初中所,招生9.4万人,在校生61.8万人。普通高中所,招生46.万人,在校生19.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8所,招生人,在校生(含附设特教班)1.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所,招生7.6万人,在校生94.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个,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11.8万人次。共有普通高校所。全年普通本(专)科招生48.4万人,增长5.1%;在校生.5万人,增长4.%;毕业生9.4万人,增长.0%。研究生培养单位6个,招收研究生.9万人,在校生1.8万人,毕业生.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0.7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5.1万人次。[48]

四川省本科院校地名名单成都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医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旅游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校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成都校区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绵阳分院自贡市四川轻化工大学[5]攀枝花市攀枝花学院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德阳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内江市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市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宜宾市宜宾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达州市四川文理学院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阿坝州阿坝师范学院甘孜州四川民族学院凉山州西昌学院眉山市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工商学院眉山校区四川科技

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年末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含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08个。全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全年共申请专利件,获得授权专利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97件;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件,审理结案件,结案率99.8%;实施专利项目项,新增产值.8亿元;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14亿元。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0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66个(其中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个),省级众创空间95个;国家级星创天地9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6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项,成交金额4.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70项。[48]

四川文化事业

年,四川全省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表演场所44个,公共图书馆04个,文化馆07个,美术馆41个,文化站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个,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1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9个。

年末,四川共有博物馆5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5个,公布为四川省级传统村落的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48]

四川广播媒体

年末,四川有省级广播电台1座(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省级电视台1座(四川电视台),广播电视台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9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7.8%,电视综合覆盖率98.8%,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8万户。

全年出版地方报纸10种,出版量1.1亿份;出版期刊56种,出版量.万册;出版图书87种,出版量.万册;出版音像制品10种,电子出版物种。[48]

四川卫生

截至年末,四川省医疗卫生机构个,医院4个(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9.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7.万人,执业助理医师.4万人,注册护士4.7万人。妇幼保健机构0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万人,注册护士1.0万人;乡镇卫生院44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万人,注册护士.1万人。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9万人次,医院6.万人次(医院.4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9.万人次;出院.1万人,医院.8万人(医院0.7万人),基层医疗机构.7万人;县域内住院率85.6%。全年新增省级卫生城市(县城)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18.51/10万、5.4‰、7.45‰。[48]

四川体育

年,四川省体育彩票销售额84.9亿元,共筹集公益金0.5亿元。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8所、省级7所,市(县)级业余训练重点单位8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4个。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91条。实施体育“十项惠民行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个。[48]

四川环保

截至年末,全省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产能资金万元,支持工业节能节水工程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项目合计55个,其中节能节水项目1个、清洁低碳循环发展项目6个、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建设项目个、绿色能源及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5个、工业节能监察和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项目9个。[48]

交通四川综述

年,四川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完成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增长6.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9.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9%,其中私人汽车.7万辆,增长10.%。[48]

四川铁路

四川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不断地建设,四川成为了西南的交通枢纽。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四川铁路已形成包括宝成铁路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

成渝铁路沟通成都和重庆,是新中国自行修

筑的第一条铁路,同时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的重要通道。

内六铁路南接沪昆铁路、水红铁路,连通湘黔铁路、南昆铁路,是沟通云、贵、川三省的又一条主要干线,成为西南出海的便捷通道。[54]

四川公路

截止年底,四川高速公路总里程公里,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二。[55]

四川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陇公路、川陕公路、成渝公路、川云东路、川云中路、川云西路及川滇路等。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即今G76厦蓉高速和G85银昆高速)是成都市与重庆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全长40.公里,于5年全线开通。此外,成都——绵阳、成都——自贡——泸州、成都——乐山——峨眉山以及内江——自贡——宜宾、达州——重庆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54]

四川水路

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干线,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泸州、乐山、宜宾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54]

四川航空

截至年末,四川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绵阳南郊机场、泸州蓝田机场、达州河市机场、九寨黄龙机场、宜宾菜坝机场等主支线已通航民用机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繁忙的民用枢纽机场,中国西南地区的航空枢纽和重要客货集散地。使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公司有16家,航线多条,可以直飞国内外众多城市。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7.77万吨,机场排名全国第五,城市排名全国第四。[56]

在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00年完工投运后,吞吐量将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倍大。[54]

四川境内已通航民用机场一览表

行政区

机场名称成都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绵阳市绵阳南郊机场自贡市自贡凤鸣通用机场

泸州市

泸州蓝田机场、泸州云龙机场[57]

广元市

广元盘龙机场

攀枝花市

攀枝花保安营机场

南充市

南充高坪机场

达州市

达州河市机场

宜宾市

宜宾菜坝机场、宜宾五粮液机场

阿坝州

九寨黄龙机场、阿坝红原机场

凉山州

西昌青山机场

甘孜州

康定机场、稻城亚丁机场

巴中市巴中恩阳机场地铁四川地铁

据年1月6日成都地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tongzhi.com/hxlbtx/hxlbtx/143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