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美食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云: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金华民间饮食至今仍保持着许多传统习惯,带着浓郁乡野风味和乡土气息的美食,是冬日旅游出行最具吸引力的理由。小编为你盘点了金华美食八宗"最",你最爱的是哪一款?

最侠骨柔肠的一饮

婺城

金华府酒

  金华酒,自唐宋以来一直声名在外,乃至在中国酒的历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古人惯用地名冠以酒名,延续至今,在古代,金华地区婺江流域的东阳、义乌、兰溪等县所产的外销酒,都称金华酒,也称金华府酒,寿生酒、错认水、瀔溪春、东阳酒、白字酒是为历代名酒。

  如今,谈到酒,很多老金华人依然偏爱本地的金华酒。寒冬时节,大碗喝口酒,暖身暖胃,是不是也别有一番“煮酒论英雄”的霸气?

推荐:

金华府酒酒庄,古子城飘萍路66号

古婺酒坊,市区酒坊巷72-78号

兰溪

缸米黄

  如果说荞麦烧是属于豪气干云的男人酒,那缸米黄就是温柔迷人的女人酒。色泽红润透亮,恰如江南女子温婉柔情的习性,“酒不醉人人自醉”。在兰溪农村,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都会酿“缸米黄”。少则几十斤,多者数百斤,喝过了春节,喝元宵,直喝到春暖花开、夏风袭来,缸米黄是冬日独有的“喷香”味道。

最金华的冬令食养

婺城

金华煲

  “金华煲”系浙江金华市独有的美味砂锅炖品,采用20余味名贵中药材及香料精心调制而成。味道独特,滋补养生,吃了不上火。金华煲种类繁多,有胴骨煲、排骨煲、金银蹄、田螺煲、鸽子煲、鱼头煲、老鸭煲、酸菜鱼煲、水参甲鱼煲、三七本鸡煲、千张牛杂煲等,其中“金华火腿老鸭煲”被评为第十届浙江(国际)美食节名牌美食。

推荐:

连根煲庄,八一北街号

小严煲庄,八一北街号

宏达煲庄,八一北街-号

四季煲庄,八一北街号

客家宴

  琴坛客家菜“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用料以山珍、肉类为主;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造型古朴,尽显乡土风味。

推荐:枫桥山庄、回品居

兰溪

神仙炖

  兰溪人会吃也会养生,民清以来兰溪的中医药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留下了很多中药养生保健方法。用料选昔时新公鸡,灌上好金华寿生酒,整鸡入陶钵,再浇酱油和酒,盖上豆腐皮。铁锅上炉,在锅中放一撮食盐再放上三片瓦砾,陶钵入锅,盖上锅盖,先中火后转小火炖焖约半小时。出锅后,鸡酥肉烂,鲜美袭人。

  东阳土鸡煲是民间传统的滋补佳品,不嫩不老,口感适中,吃后唇齿留香,久久不散。此品中鸡肉性平,有滋润肠胃之效,栗子则能补肾固本,配以生姜、黄酒等发散之物,能起速效;又因用泥坯瓦罐烧焖,取其土气,更是有益于脾胃,老少咸宜。

义乌

杨梅汤、佛堂羊肉、上溪牛杂

  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热乎乎的杨梅汤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此外,传统的佛堂白切羊肉和上溪牛杂,味鲜美滋补,久尝不厌,也是冬日必不可少的养生美食。

浦江

牛清汤

  牛清汤地道的滋味只在浦江能吃到。现杀的活牛,切肉剔骨后头头脑脑、筋骨皮肉与内里放入大桶锅里,任其炖上一天,赛高汤的锅里,加入牛血豆腐。客人来了,现盛一碗热气腾腾的牛清汤,汤汁明黄鲜亮,看似纯澈喝起浓郁,小四方片的牛血软滑可口,丝丝热辣直暖心扉。

最地道的土菜味道

金东

坡阳古街豆腐宴

  婺州之南,积道山脚,有一古街名曰坡阳街,因街边有条坡阳岭而得名。光阴荏苒,坡阳街几经变迁,繁华散尽,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还在继续。如今,古街上的“板凳宴”是独一无二的特色,十余道菜均以大豆为原材料,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美味,故又名“豆腐宴”。

  坡阳古街不远处的琐园村则又是另一种的古村风味,这里不仅可以感受编草鞋、磨豆腐、做豆浆、打年糕等民俗,还能体验国际范。热腾腾的年糕是游客的最爱,裹上红糖香糯可口。

  兰溪风肉是兰溪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兰溪必不可少的民间味道。风肉制作在农历立冬后到翌年立春前,成品后,红白相间,色泽透亮,香气袭人,且具有天然抗腐性,存放到翌年立夏也不会变味,愈陈愈香。风肉可蒸、可煮、可煲、可炒,其中,春笋蒸风肉尤为美味,“山中岁月短,林暗日生稀,酒粗风肉碎,歌清管瑟飞”,说的就是它。

诸葛“三国宴”

  诸葛卧龙湖的“三国宴”是诸葛后裔用来接待贵宾的盛礼,菜名为三国典故:舌战群儒、桃园三结义、空城计、火烧赤壁、草船借箭、锦囊妙计、诸葛行军菜,在三国文化中品尝佳肴。

东阳东阳烤豆腐

  据《东阳风俗志》载,烤豆腐早先多用于祭祀仪典。烤豆腐制作简便,半厘米厚、半张扑克牌大小的豆腐块置于敷油的热锅内,一面一面煎烤,待两面都稍稍结起淡黄皮面,可单吃也可入煲,色、香、味俱全。

浦江

豆腐皮

  豆腐皮是浦江特产,是当地人逢年过节接待客人的招牌菜,特别是产妇坐月子,豆腐皮是民间最佳的养月子食品。

罗家源铜罐饭

  檀溪罗家源线各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烧制传统的“铜罐饭”,是古时檀溪人民上山下地及手艺人走南闯北的“工作餐”。铜罐饭利用铜罐的导热性和保温性均匀烧煨米饭,配上腊肉、熏肉、腊肠、笋、土豆干、野菜,掀开铜罐盖,饭香、腊肉香混在一起,垂涎三尺,小清新的饕餮盛宴,从味蕾开始。

武义

郭洞竹筒饭、豆腐丸

  郭洞竹筒饭把香米、玉米、青豆、干菜、肉丁等塞进竹筒中,用文火烤熟,淡淡清竹香浸透其中,香浓爽口。豆腐丸以糊状豆腐包裹肉馅,粘上面粉,形成胖梭子形,再入肉汤中煮熟,鲜香滑嫩,口感极佳。

最暖胃的风味面食

兰溪土索面、汤团、萝卜肉圆、鸡子馃、大仙菜

  兰溪具有浓烈的商埠文化、移民城市特性,各地风味小吃集中成为别具特色的兰溪小吃文化,其中各类面食是一绝。

  “只传媳妇不传囡”的下潘土索面,产于“土索面之乡”女埠街道下潘村,与朱元璋和明待教育家章枫山都有关,天然清香,口感纯正,柔、滑、韧、软、细、淡、鲜。兰溪汤团实际就是元宵、汤圆,大大的个,尖尖的尾巴,馅普遍是咸的,用笋、青菜、豆腐、瘦猪肉等制成;也可以是甜的,用白糖、芝麻、鸡油制成。萝卜肉圆就应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谚语,食肉而不上火,营养滋补。兰溪独有的“大仙菜”(“落汤青”),不仅可以炒着吃,还可以做饺子馅、汤圆馅、春卷馅,味道清新爽口。兰溪鸡子馃久负盛名,一只瘦肉和葱馅的油煎饼中,灌入鸡蛋,熟后馅儿结成整体,入口喷香鲜美。

东阳

上卢馄饨

  上卢馄饨因皮薄、个小、馅嫩、汤鲜、烧制方便而闻名。常和其他饼类相佐就餐,如南马肉饼、防军火炸饼等。如今上卢馄饨铺已从乡村走进城市,东阳大街小巷到处可见。

东阳沃面

  东阳沃面是一道招牌主食。早些年,在东阳民间,人们舍不得把吃剩下的剩菜剩汤倒掉,在下一顿煮面条时,全倒进锅里,各种风味掺杂在一起,既好吃易消化,又营养丰富。如今,佐以新鲜的青菜、蛋丝、肚片、河虾、黑木耳、蘑菇等,经精心改良,已登上大雅之堂。

义乌

东河肉饼

  东河肉饼鲜香、油而不腻,色泽光亮,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流传至今。两层麦饼粘连,中间夹着肥肉与韭菜,却薄如宣纸,煎熟肉饼,色如琥珀,尤如一轮飘忽的晕月,是义乌小吃一绝。

豆皮素包

  豆皮素包用义乌当地特产豆腐皮做成,豆皮素包馅料品种多样,荤素搭配更显美味。

红烧肉馒头

  大馒头是义乌人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中必用的主食,也是嫁女娶亲、婴儿做满月、过生日等“红白喜事”时请客的必用食品,可蘸着红糖吃,也可馒头焐肉,满口生香流油……

永康

肉麦饼

  永康农家丰收喜庆季节,素有制作肉麦饼并作为佐餐的传统。考中状元却逝于赴任途中的陈亮,对家乡的肉麦饼也情有独钟,为纪念陈亮,亦称“状元饼”。永康肉麦饼饼体饱满,皮黄带软,食之满口鲜香,回味无穷。

浦江潘周家一根面、米筛爬、浦江麦饼

  一根面拉出几公里长,以长、细、韧、滑而闻名,浦江潘周家的最为有名。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根面”,还有米筛爬、浦江麦饼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武义麦饼、芋芙、清明粿、荞麦梳子、宣平馄饨

  武义美食里,芋芙、清明粿、宣平馄饨可以说是“三绝”,芋芙鲜美、嫩滑、可口,清明粿以蓬蒿草为料,清香不黏口,味美独特。宣平馄饨皮薄馅满,清香可口。

最暖心的传统糕点

婺城塔石番薯干、麻糍

  塔石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适合红心番薯生长。用红心番薯制成的番薯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甘甜,质地松软耐嚼。

  塔石麻糍以炒熟辗碎的黑芝麻和白糖为馅,色泽鲜白,滑韧透明,香甜可口,口感软韧。

联系人:傅莉瑛

金华开发区汤溪的卜、麻糍

  松脆细滑、香甜可口的汤溪的卜和糯软的汤溪麻糍,是汤溪人数百年来的回忆。一双双长满老茧的双手制作出流动在指尖的美味,一声声嘶哑悠扬的吆喝唤醒了孩童的馋虫。

兰溪芝堰水米糕、诸葛“馒首”

  逢年过节,芝堰村家家户户都会做水米糕。颜色雪白,松软香甜,别有一番风味。诸葛“馒首”是诸葛亮首创的。传说当年南征北战,征服西南部落时,诸葛亮一改用“蛮首”祭祀泸水河神的残忍作法,改用面粉做成首级以代之,故称“馒首”,后改叫“馒头”,以避免涂炭生灵。后来,馒头还成了诸葛亮行军时携带食用方便的干粮,诸葛村的馒头至今远近闻名。

永康馓

  馓,永康俗称“散”,用优等糯米粉蒸煮后揉擀成厚只几毫米的薄片,像剪纸般剪出各种形状,捏制成形状繁多的花形,晒干后炸食。色金黄悦目,香气浓郁,油而不腻,松脆可口,是永康世代相传的春节招待客人的上等茶食。

浦江檀溪发糕

  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黏,这就是檀溪发糕。农人在传统白米发糕的基础上,用黑米做成了紫黑色的黑米、煤饼发糕,又用玉米粉做成了金黄细腻的玉米发糕,还有三色发糕、花型发糕,传承古法技艺,创新与美味并存。

最山野的珍奇味道

磐安

菜卤豆腐

  菜卤豆腐中的“菜”是类似雪里蕻的九头芥,耐寒,产量高,是山区难得见到的绿叶冬蔬。菜卤黑不溜秋,其貌不扬,但香气四溢,存储七八年也“肉身”不坏,加豆腐、腊肉,用砂锅煨制食用,相得益彰。

爆炒地衣

  地衣颜色、形状极似单片黑木耳,营养价值是黑木耳的十几倍。地衣汤“收而不涩,鲜而不跌”,是汤中珍品。

红烧石斑鱼

  石斑鱼是鱼中名品,磐安是浙江的“四江之源”,生长的石斑个小、体瘦,健壮有力,引味和回味都有无穷的魅力。

“一腿”香菇

  磐安是“香菇之乡”,“一腿”香菇更是久负盛名。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营养蔬菜,具有奇妙效用。

最民俗的“十碗头”

金华开发区汤溪“十碗头”

  据汤溪民俗文化研究会《仙舟采风》记载:“风行汤溪千百年的大席酒‘十大碗’(俗称‘十碗头’),这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饮食文化。”记载中的古时大席酒,如今已无人会烹制,但传统的“十大碗”作为古时民间的婚宴菜肴被保留下来,且演变成饭店寻常待客的“新十大碗”。

  “新十大碗”中包括旧时食客老饕最爱、汤溪人逢年过节款待宾客的上品菜肴汤溪古法白切鸡,还有陪酒下饭好菜白皮辣椒炒肉、谚语“家里有山粉(番薯粉)就有菜,来了客人也不怕”所说的汤溪小肉圆、臭气熏天却入口难忘的烂菘菜滚豆腐,以及汤溪山里腌菜、汤溪牛腩千张、汤溪葱花肉、胡瓜炖黄鳝、毛芋梗煮青豆、汤溪鸡蛋面。

最风雅的佛手美食

金华山佛手美食

  “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金华佛手雅称“金佛手”,被誉为中华一绝,在海内外享有盛誉。随着黄大仙文化的开发,金佛手名声大扬,视作吉祥物收藏、留念、摆设或供奉,并冠以“大仙果”美名。

  锦林佛手文化园内有以佛手制成的特色美食,如佛手茶、佛手火方、佛手马蹄、佛手蜜枣、佛手沙拉、佛手虾等。









































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tongzhi.com/hxlbsp/101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