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吃点啥好呢? 粽粑自然是要吃的,但吃多了liàng人得很! 其实,端午除了吃粽粑,还有很多适合吃的食物。有些是为了取意祈福,有些是当季养生的佳品,有些则能开胃消暑!比如,给孩子煮个茶叶蛋能“保平安”;吃点姜蒜能“避五毒”;吃绿豆糕能降火消暑等等~此外,端午前后也正是贵州人用艾草的最佳时机!…… 端午吃什么最好!? ?吃粽粑最养生 端午节前后吃粽粑其实是有养生功效的。中医学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粽粑叶有着很好的药用功能。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清热除烦、利尿排毒。 在贵州,草灰黑粽是一大特色。据说这草灰黑粽得先用一种叫“羊耳草”的植物晒干烧成灰,然后搅拌在白糯米里面,变成灰黑色,再用猪肉拌香料做馅,用粽叶包扎成不同的形状后放锅焖熟。 ?吃黄鳝最鲜美、最营养 端午是一年里黄鳝肉最嫩、最有营养的时候,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 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尤其是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是不错的补养品。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黄鳝一定要现杀现烹。因为黄鳝体内组氨酸含量较多,死后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所以吃黄鳝必须要是活的。用开水焯烫,可以洗去外边的粘膜,煮出的汤可减少腥味。 ?吃茶叶蛋“保平安” 端午节可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姜蒜“避五毒” 端午节吃姜蒜类食物,据说可以避“五毒”,有益健康。而在贵州,姜蒜也是可以很美味的!~ 大蒜:用老坛泡的冰糖大蒜很多贵州人都爱,当然,糖醋大蒜也是非常的可口。 藠头:“餐前饭后食六颗,不打郎中门前过”,藠头对不少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及辅助作用喔。 苦蒜:将苦蒜和糟辣椒一起放入土坛炮制,成品口味脆香酸,略带苦味,爱吃的人根本停不下来! 洋姜:泡姜既能让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又能让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是非常神奇的一种食物。 子姜:切丝切片入泡是子姜的通常泡法,生吃或者炒食都可以,口味微辣带甜。由于子姜确实属于姜,所以会比其他泡菜少很多爱好者,但吃得惯姜的人一定不会错过它,和一般的姜一样,子姜也有杀菌解毒的作用。 ?吃泡菜、腌菜最开胃 端午期间天气闷热,导致食欲下降,这个时候吃点泡菜或腌菜也最合适不过了!贵州的泡菜、腌菜种类很多,光是看看都会让人口水淌!~ 地牯牛:一种类似于冬虫夏草的草本植物,又叫宝塔菜、螺狮菜、野珍珠,贵州人喜欢用糟辣椒泡食,辣、脆,肉质可口。药用有利胆利尿、镇静、润肺益肾、滋阴补血的功能,还有解酒助消化的作用,端午饭桌上配一点再好不过。 泡蕨菜:蕨菜被称为吉祥菜、长寿菜、山菜之王,因为营养价值丰富。泡好后凉拌的口感最佳。 酸豇豆:泡好的酸豇豆,可以直接作为开胃小菜,也可做成酸豇豆炒肉沫。豇豆的食疗价值也很高,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古人端午吃豇豆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不被蛇咬,因为形状像蛇,你信么? 水豆豉:家里自制发酵的豆豉,松软可口,醇香诱人,拌上辣椒、香菜、葱……再来一碗! 大头菜丝丝:大头菜丝丝是用坛子腌制出来的,干吃不如其他泡菜,但炒腊肉那真是杠杠的! 水盐菜:制作原料为萝卜叶子、大头菜等。用来开汤、蒸扣肉,特好吃! 西瓜皮:吃完西瓜不丢瓜皮,切条放在坛中泡制,做成口味酸辣的泡菜,消暑极佳。 莲花白:莲花白可以单独泡,但也有不少贵州人喜欢放入洋葱、甘蓝菜一起泡,一紫一白看起来更令人食欲大开。食疗有清热除烦,行气祛瘀,消肿散结,通利胃肠的功效。 酸萝卜:贵州做泡菜的酸萝卜主要是用红皮萝卜,可以泡成酸掉牙的,也可以泡酸甜的。红皮萝卜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的功能。 ?吃绿豆糕最消暑 每年的端午前后,气温快速升高,天气越来越热,而绿豆性寒味甘,清热解毒,降火消暑,也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不过,绿豆虽好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人要慎食或少食绿豆。 ?吃糖麻圆“补天” 端午节还有一种吃糖麻圆的习俗,相传古时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糖麻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是把天给补好了。所以,不喜欢下雨的贵州人就使劲吃吧! ?吃红汗菜可扶正祛邪 在端午前后的餐桌上,贵州常会见到一种艳如胭脂的蔬菜,它便是红汗菜,也叫苋菜。农历五月,俗称“恶月”,民间又称“毒月”,用现代观点来解释,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极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安度暑日,古人便在此时食用苋菜,以此强身健体、祛毒辟秽、防病除疾,即所谓“扶正祛邪”。 端午前后除了吃以上这些食物 也更是用艾草的好时机! 艾草是贵州各地都十分常见的一种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艾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端午前后也正是艾草当季的时候,艾草可做艾糍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 艾草的作用与功效 艾叶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走三阴;芳香温散,可升可降;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艾草最大功效为袪湿散寒、止血止痛,另外还具有温血活血、健胃强壮等功效。 1、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 2、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 3、寒湿泻痢不止者,可用艾草与干姜同煎。 4、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 5、把生艾叶用水煎了熏洗可以预防夏天长包长疖生痱子,治疗湿疹,还可以很快缓解皮肤瘙痒。 6、把新鲜艾叶涂皮肤上,可以防蚊。 7、孩子用艾叶水泡脚(一周一次足矣),还能防治感冒。用艾叶加姜和盐洗澡还能退烧。 8、艾草可作“艾草茶”、“艾草汤”、“艾草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叶食品能增进食欲、令人开胃、暖胃等等。 食艾草青团,散寒祛湿 艾草、糯米粉、豆沙馅、白糖、植物油、粽叶垫底 1、煮开一锅清水,加入少许盐,艾草先焯水,然后混合少量水放入粉碎机打碎。 2、糯米粉先均匀混合糖,然后倒入打碎的艾草,揉成面团。 3、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搓成团,像包汤团一样放入豆沙馅包起。 4、每个包好的青团表面和底面抹上少许食用油,底部垫上一片粽叶,放入蒸锅,要隔开些距离摆,不然粘到一起去了。 5、蒸锅的水开后,开始蒸青团,差不多中火12分钟左右。 6、等冷却后一个个单独用保鲜膜包起。 艾叶泡澡防湿疹 别误解,这里的“泡”可不是泡茶,而是泡澡。艾叶虽可泡茶喝,但艾叶的味道比较刺激,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把艾叶熬汁,然后对水稀释沐浴,可除身上长得小红疙瘩,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泡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端午节不妨用艾叶泡个澡吧! 烟熏艾叶杀病菌 民间曾流传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但对人畜无害。 需要提醒的是,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谨慎用艾叶熏,并非艾叶对此类疾病有害,而是很多患者对各种烟熏都会过敏而使症状加重。 服用艾叶调月经 艾叶因为出众的药用功效,被制成了许多妇科用药。医圣张仲景有两个用艾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前者取艾叶温通暖宫作用,治疗胞宫内寒月经不调、宫冷不孕诸症;后方取其止血作用,主治妇科多种出血不止症候。 以艾叶为主要成分的成药如艾附暖宫丸、当归调经丸、乌金丸等时至今日仍广泛使用。大家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这些中药来调理身体。 “懒人版”艾叶水泡法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艾叶水能引火下行,通过脚底的涌泉穴,让上越到头部的火气向下,退回正常位置,发挥它原有的温煦作用。 早晨起床后,将艾叶放在隔汤渣的袋子里,勒紧袋口并放入热水瓶,再把烧好的开水直接灌进去,泡它一整天。等晚上要泡脚时,直接倒出水渣分离的艾叶水来泡,这样既省时方便又节省煤气,不妨一试哟! 贵州新目标综合整理 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tongzhi.com/hxlbsp/54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