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124/4522869.html 《我家的四十年》征文选播第十二期——《我家的年宵花》 作者:杨宁 杨宁 播音: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李静 李静 我家的年宵花我们家是五八年从上海迁来济南的,距今已经六十年了。也许是身在异乡的缘故,祖辈们十分重视年节的乡俗,再加上家里人口多,过年自然是十分热闹的,除了备办各种应节的食品,采买新年的衣物之外,还要准备祭祖的香花供品,在各种物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年宵花。 七十年代是举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时期,我家也不例外。祖父祖母为了让过年时能体面些,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从入冬开始就发动一家九口加工毛衣手套来补贴家用,用家里结余的面粉和吴家堡的农民换大米吃,当时面粉属细粮大米是粗粮。即使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新年时我家也少不了年宵花,祖母用吃剩的白菜根养在窗边的水碗里,在冬日暖阳和蜂窝煤炉的关照下,不到一个月,不起眼的白菜根居然长出了一尺高绿色的茎和叶,还开出来一簇簇黄澄澄的小花,等过年这茎顶着绿叶的黄花就被插在由红心萝卜刻成的花盆里高踞在供桌上,接受家人邻里的欣赏赞叹,给那艰难岁月的年节添上了一抹色彩。 八零年我出生,自我懂事起,春节家里的年宵花多是仙客来和水仙。仙客来开红色粉色的花,名字吉利也很便宜,很受老年人喜欢。水仙是福建人用竹扁担挑着卖的,每年冬月里济南的大街小巷时常能见到。 水仙花如其名,葱心绿的叶子配上黄白的花瓣,养在盛着雨花石的青瓷盆里,很有些遗世独立的味道,这画面曾久久在我心中浮现,是我幼时学画的缘起之一。 九二年小叔去上海,从亲戚家分来一棵君子兰,据说是宫廷的珍品,当时正是君子兰大热的时候,一家人视若珍宝,夏天遮荫,冬天保暖,眼巴巴地盼着过年能开出奇花,可它却偏偏不争气,只长叶不开花,春节时大家希望落了空,时间一长没了热度,君子兰在阳台得以安静的生长。第三年冬天,在无人留意的一个日子里,它长出了花箭,过了十几二十天,居然开出七八朵红黄相间的花来,后来就被家人重新请回了客厅,恭恭敬敬的在祖先面前开了一个月,家里人也过了一个脸上有光的年。后来听养花的行家说君子兰需要昼夜大温差来促进花芽发育,才明白当年不开花是保温过度,这和人经历大起大落才能成熟是一个理吧! 年以后,市面上的年宵花品种日益繁多,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我家的年宵花也经历了杜鹃、百合、郁金香、蝴蝶兰等诸多品种,家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房子拆迁,祖父祖母去世,各家都换了大房子,买了私家车,兄弟姐妹纷纷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过年时的主战场也由家里换成了酒店,庆幸的是,生活再忙碌,世界再变化,年节里祖父祖母的像前,从来也没有缺少过那份年宵花,那是代表我们国人慎终追远之心不灭的花。 是什么可以留住那些难忘的岁月? 是什么能够再次唤醒那些远离我们的夜晚和黎明? 《我家的四十年》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我家的四十年》征文活动第一季,开始啦! 本期主题——春节。 用一个或几个难忘的历史瞬间告诉我们,你和你的家人有关春节的故事。 用你的笔,为改革开放40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变做一份有意义的见证。 文稿请发电子邮箱“(改革开放四十年首字母)ggkfssn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tongzhi.com/hxlbtx/hxlbtx/129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