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萝卜便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它还有不俗的药用价值,在我国民间素有“小人参”之美称。常言道,“萝卜进城,医生关门”,“萝卜上市,医生没事”,“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些谚语虽略带玩笑、稍显夸张,但也足以反映出“小人参”功效之著。 中医认为,萝卜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生津止渴、顺气利尿、化痰止咳等功效。现代研究证实,萝卜中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对改善人体的消化功能大有裨益。医学大家李时珍对萝卜也甚是喜爱,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经常食用萝卜不仅对成人颇有裨益,对小儿也很有好处。大多数幼儿感冒时容易出现喉干咽痛、反复咳嗽、有痰难吐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此时适当吃些爽脆可口、鲜嫩多汁的萝卜,不仅能开胃、助消化,还可滋养咽喉、化痰顺气,从而有效防治感冒。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萝卜究竟怎么吃 部位不同,吃法有所不同 眼下正是萝卜上市的季节,大家普遍的吃法无外乎煮汤、油炒、凉拌,其实针对萝卜的不同部位应当采用不同的吃法。 1.萝卜的上段(即顶部):水分少,质地硬,建议烹饪时选择切丝爆炒或熬汤。 2.萝卜的中段:含糖量较高,质地脆嫩,此处正是整根萝卜口感最好的地方,喜欢生吃或凉拌萝卜的朋友,建议选用中段。 3.萝卜的尾部:含有较多的淀粉酶和芥子油,导致口味辛辣。如果能够接受,同样建议生吃,或者制成萝卜干。不喜欢辛辣口味的朋友可以通过加工的方法(如炒、炖汤或做馅等)去除辛辣味。 部位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 1.萝卜叶:其功用同萝卜相似,可以缓解脘腹痞闷、积食、痰多、乳汁不通等症。 2.萝卜籽:具有抗真菌和干扰甲状腺素合成的作用。 3.萝卜皮:可以缓解头疼、便血。 4.老根(即“地骷髅”):经晒干而成,具有利水、减轻浮肿的功效。 萝卜不仅可以内服,当遇到烫伤、烧伤时,同样可以用白萝卜汁涂抹患处,以减轻症状;用热萝卜块揉搓冻疮,也有良效。 萝卜的四种常见做法 1.冰糖萝卜 萝卜性清凉,具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尤其是在冬天,冰糖萝卜对缓解肺燥咳嗽格外有效。 做法:取新上市的白萝卜一个,洗净、擦干,在萝卜的上1/3处横切一刀,放在一边,用小刀把下部的中心掏空,约留1厘米左右的边,在洞中放入冰糖。再把萝卜盖好,周边用牙签固定好,存入密封罐,放入冰箱内保存,5~6天后取出,此时萝卜中的冰糖已成浓汁。饮用这种萝卜汁能起到很好的润肺功效。 2.煮萝卜汤 萝卜中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是白萝卜或者水萝卜,其中富含的酶能够吸收食物中的淀粉,更能化解胃中的积食,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煮汤可使以上有效成分释放地更加充分。 做法:萝卜洗净去皮切块,香菜洗净切小段。适量高汤和萝卜块一起下锅,煮开后调至小火,熬至筷子可穿透萝卜即可,调味后关火。上桌前再洒上香菜即可。 3.腌萝卜皮 萝卜皮可用于治疗风湿痛。萝卜中含有芥辣素,能活络筋骨而止痛,这种功效在萝卜皮上体现的最为出众。 做法:将白萝卜皮加入1小匙的盐抓拌均匀,静置约1小时,略以冷开水清洗,沥干水分。将红辣椒丝、姜末以及调味料加入白萝卜皮中拌匀,静置腌渍至隔日即可。 4.萝卜叶雪里红 白萝卜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特别是维生素C,其含量高达根茎的4倍以上。维生素C能够皮肤老化,阻止黑色素斑的形成,保持皮肤白嫩。此外,维生素A和维生素C都有抗氧化作用。此外,白萝卜叶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效缓解便秘,进而改善皮肤粗糙、粉刺等情况。 做法:将萝卜叶洗净,切成约1厘米的小段,加入盐,用手抓拌均匀,轻搓至萝卜叶变软且色泽变深,放入塑胶袋内静置约1小时,取出略以冷水清洗,再挤除水分。将红辣椒末用油爆香,放入萝卜叶,以小火翻炒约2分钟,再加入细砂糖炒匀即可。 食用萝卜的四大注意事项 1.胡萝卜、白萝卜不宜一起吃 胡萝卜与白萝卜同食,会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胡萝卜中含有一种分解酶,会破坏白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C,使其食用价值大打折扣。 2.不宜与酸性水果一起食用 萝卜会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即硫氰酸),吃萝卜的同时再进食大量的橘子、苹果或葡萄等酸性水果,水果中的类黄酮物质在肠道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同样会转化为硫氰酸,容易诱发甲状腺肿大。 3.不宜与补气药物一同食用 萝卜有下气和消滞的作用,与补气药(如人参、党参等)同食会降低药效。 4.体虚或体质寒凉者不宜多食 萝卜性偏凉,本身体质偏虚或偏寒的人,多食之后会加重病情。此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性甲状腺肿、先兆流产、子宫脱垂患者也应少吃萝卜。 本文来源:健康报网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hetongzhi.com/hxlbjg/7581.html |